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3件国宝得了“皮肤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09-06-25  浏览次数:811

 “紫金山天文台的浑仪、简仪、圭表都不太对劲嘛,你们快来看看。”昨天,一位热心市民打电话给记者称,他到紫台游玩发现这里的三件明代国宝级天文仪器锈迹斑斑,如果不及时修缮,恐怕三国宝很难延年益寿。昨天上午,记者到实地进行了查看,发现明代国宝级天文仪器浑仪、简仪、圭表确实患了“皮肤病”,亟须修缮。

 

 

 

浑仪

 

 

 

简仪

 

 

圭表

 600岁天文仪器患“皮肤病”  

 

三件宝贝露天放着,虽然历经600余年,但仪器上的精美纹饰依然栩栩如生。专家说,这三件仪器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铸造工艺和天文观测水平,其精致复杂的程度,即使现代技术也望尘莫及。然而细看,记者发现,这三件宝贝身患顽疾,浑仪身上出现了10多处红色锈迹,一些部位甚至被锈得坑坑洼洼的;简仪病得稍重一些,除了锈蚀外,西北角底部的鳌鱼构件已经翘起,因受力不均蟠龙柱与A形架的结合部位出现裂缝,一旦这里出现断裂,整个简仪就会倒塌;而原本刻度清晰可辨的圭表,现在仅剩5厘米左右刻度,其余已湮没不可辨识。专家介绍说,近10年来酸雨对这三件露天文物造成了致命伤害,每次小雨过后,这三件宝贝上都会出现铜锈,很显然是被酸雨腐蚀的原因,照目前的态势,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10年之内这3件国宝就有可能严重损毁。  专家表示治疗宜早不宜迟  据了解,这三件宝贝均铸于明英宗正统二年,是当年根据北极阁观星台上的星象仪仿制的,是世界上现在体量最大的青铜天文仪器。明代的时候,一直放在北极阁,清代运到北京,1935年运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内。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回归我国,至今在圭表上还留有德法军铁锯的槽痕。  20多年前,南京博物院技术部专家王金潮曾经对这三宝进行过修缮。“红色的锈蚀不是铜锈,而是铁锈。这几件宝贝是用拨蜡法铸造,里面是铁芯外面是青铜,红锈表明铁芯出现了腐蚀。”当年做保护时,王金潮在文物表面喷涂了双错氨类的缓释剂防止锈蚀,再喷涂硅树脂类的封护剂以隔离大气和酸雨的腐蚀,这种做法至今仍是世界通用的。“由于风把化工区的空气吹向紫金山,南京会下酸雨,我们建议每5年对仪器表面进行一次处理,不过,这20多年一直没有喷涂,因此防护层失效后,一下酸雨这3件国宝就得了‘皮肤病’。”王金潮说,保护这3件文物的难度不算太大,但事不宜迟,因为文物的损毁是一个加速的过程,越早动手效果越好。

 

最新行业新闻2009年06月25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