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表面处理发展历程的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1-08-29  浏览次数:800

表面处理是一门广博精深,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基础技术。表面技术起源于古代,早在原始人类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就已经开始利用研磨技术使石器具有锋利刃口,便于捕猎进食。到了新时器时代,原始人已经开始注重装饰效果,石器表面十分的细腻光滑。在原始社会里,与研磨同等重要的是原始彩涂技术,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矿石染料对个人小物品进行彩绘涂装,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更将原始彩涂技术的发展推到顶峰。

史前时代的原始研磨技术和原始彩涂技术是我国表面处理技术的最早起源,在进入文字时代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表面处理技术也日益进步,种类繁多。到了殷商时期,已出现了专门的作坊和专业的工匠,并成功的将石器和陶器的装饰技术移用于青铜器的制造之上。而到了唐代,金属器皿的制造方法更是精密,种类十分繁多,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铅器等等。从近代出土的文物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唐代的金属器皿已开始采用线雕,镶嵌,镂孔,鎏金等表面处理方法,造型优美,纹饰丰富。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尤其是洋务运动时国内制造业的兴盛,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表面处理技术中电镀工业的蓬勃发展。在洋务运动期间,西方科学着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实用技术也伴随着外资的侵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源源而来,这一时期出现了由外文翻译过来的专门电镀书籍《电气镀金》。一些镀铜、镀金、镀银等技术也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外资工厂中的到应用。民国时期我国的电镀工业深受日本影响。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进入发展期,20年代镀镍极发达,占据电镀主导地位。当时应用的五种镀镍原料(镍板、镍盐、硫酸、硝酸、抛光膏等)全部进口。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到解放前。解放后,我国开始向苏联派遣大批留学生学习技术,这也造就了建国后我国第一批电镀工程技术人员。同时,我国也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这一时期出现的宽温度全光亮硫酸盐镀铜工艺,解决了原来国内外该工艺操作温度上限较低的大问题,同时还使我国塑料电镀得以迅速发展。当时该工艺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影响甚大,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北方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为中心的技术研究阵地,南方形成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厦门以及台湾的技术研究阵地。改革开放以后,电镀工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大批境外厂家进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渤海弯这些地区,电镀第一大省广东集中了全国电镀总量的1/6~1/7,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占到广东省的1/3。但是电镀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污染的问题。因此我国电镀工业在95年以后到现在又兴起一个高潮,就是以清洁生产为标志,研究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技术。

电镀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涂装工业也在向前迈进,50年代,我国从苏联技术引进,在一些援建的项目中开始建立了涂装生产线,但这些生产线一般是钢板焊的槽子加钢结构的喷(涂)漆室和干燥室(炉)组合的,由电葫芦手工吊挂工件(少数用悬挂输送机)运行。当时的酸洗槽一般均为钢板衬铅,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衬玻璃钢或全部采用玻璃钢的槽子。

从60年代开始,由于轻工业的发展,首先在自行车制造行业出现了机械化生产的流水线和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以及在原有槽子流水线生产的基础上加上程序控制的小车形成的程控流水线,这些主要是在上海和天津地区,当时中国涂装工业的主要任务还是以防腐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涂装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和与国外技术的交流,中国涂装技术开始飞速的发展,在涂装自动化生产方面,静电喷涂和电泳涂漆技术的推广应用、粉末喷涂技术的研制及推广,特别是中国家电行业、日用五金、钢制家具,铝材构件、电器产品、汽车工业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使涂装事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涂装生产线中还出现了智能化的喷涂机器人。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广泛研究以及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表面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复合和创新,涌现出大量的现代表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也以其高度的实用性和显着的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在制造业、维修业中占领了日益增长的市场,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能源、石油化工、矿山等工业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几乎有表面的地方就离不开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制造领域中的重要进展。目前,技术成熟并投入工业实际应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已多达上百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表面处理技术也必将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科学发展而进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行业新闻2011年08月29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