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清洁生产 » 正文

广东:污染减排更需从源头抓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08-10-16  浏览次数:931

污染减排是动态减排,不仅要削减已有的污染排放量,还要削减新增的污染排放量。因此,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便成为污染减排的重要一环。“污染减排更需从源头抓起、必须建立约束机制。”省环保局局长李清说。

 

区域限批带来发展阵痛

 

污染减排从源头抓起,区域限批产生了很好效果,“自2008年2月21日执行市、区两级审批制度以来,至今通过环保审批的新、扩、改建的建设项目有77个(其中44个项目位于截污管网完善的区域,其余须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95.7%.污染减排效果也很明显。”深圳市龙岗区环保局副局长蓝云兰介绍说。

 

据了解,龙岗区建设项目“难批”的原因在深圳市环保局在龙岗区实施的区域限批政策。为了为彻底整治龙岗河、坪山河两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有效削减两河流域污染物排放量,保护和改善两河流域水质,2007年9月18日,深圳市环保局决定对龙岗河、坪山河两河流域实行建设项目环保限批,具体要求如下:一、行业禁批:禁止在龙岗河、坪山河两河流域范围内新建和扩建电镀、线路板、制革、印染、养殖等五个行业建设项目。二、行业限批:除了市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市政工程等项目外,暂停审批选址在两河流域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电氧化、化工(简单分装、混装等有少量废水排放项目除外)等重污染行业项目,以及生产工艺中含酸洗、磷化工序的新建、扩建项目。三、企业限批:对于两河流域范围内污染防治设施落后、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经常超标的企业,未能按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的,暂停审批该企业所有新建、扩建项目。四、区域限批:对于两河流域范围内截污管网不完善的区域,暂停审批在该区域内新选址建设餐饮、桑拿等有污水排放的三产项目。

 

据龙岗区环保局介绍,区域限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但也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工厂搬走后,原有的厂房不准办新的企业,只能空在那里,当地村民难理解,有时候当环保部门监督不严时,一些临时性的污染企业又会死灰复燃”。

 

对龙岗区反映的经济困难,深圳市环保局总量办的黄燕认为这是“发展中的阵痛”。但是,他们也表示对基层工作的理解。据悉,为推进污染减排积极性,深圳市环保局下一步正在考虑出台污染减排“约束机制”,对超额或提前完成减排任务的单位给予奖励。

 

比较而言,我省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十一五”时期,全省计划淘汰小钢铁1000万吨、小水泥3804万吨、小火电966万千瓦。但是,目前广东全省只有303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停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承认,不到计划关停总数的1/3.此外,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淘汰进度缓慢。造纸、漂染、电镀等行业的具体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尚未制定,严重影响污染减排。

 

产业转移亟待加强监管

 

“再过一年,这片陶瓷厂搬迁后的废墟将矗立起一座28层的五星级酒店,成为我们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罗南村党委书记关润尧兴奋地告诉记者。据介绍,根据“腾笼换鸟”的思路,该村已组织村内11家陶瓷企业实施异地转移,所腾出用地按照镇的片区发展布局,发展新的产业。

 

罗南村陶瓷厂的搬迁只是近期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据市经贸局同志介绍,为推进污染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2007年4月以来,佛山市按照“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原则,推动现有陶瓷生产企业改造提升。目前,已有96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自行转产、结业或被依法关闭,其中多数是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生产管理差、规模较小的企业。而云浮云城、阳江阳东、清远清新、罗定等产业转移工业园已为佛山陶瓷产业转移做好了规划和准备。至今年初,佛山市已有6家陶瓷企业落户清远清新产业转移园,顺德乐从镇21家企业大多数已与相关工业园达成了转移的协议。

 

陶瓷企业从佛山转到其它地区,是否会带来污染转移,全省污染总量是否没变?对于记者关心的问题,市经贸局同志表示不会。因为,第一,从单个陶瓷厂来看,污染排放都是达标的。佛山转移陶瓷产业主要是因为该地陶瓷企业聚集太多,环境容量有限,不得不搬迁。第二,陶瓷厂搬迁绝不是简单的搬迁。现有的陶瓷厂生产线已有一、二年历史,搬迁后的新厂都会采用新的生产线,通过新的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控制污染。

 

对此,省环保局总量办主任吕凤林指出,污染减排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减排是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污染减排本身也是优化发展的一种手段。国务院在确保实现全国总量控制目标前提下,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排放基数、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区控制。总体来看,我省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即珠三角地区坚持环境优先,山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粤东、粤西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的战略。

 

按照这样的原则,通盘考虑,我省21个地级市下达的指标任务也不一样。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减少较多,东西两翼和经济欠发达山区减少较少,个别地区还压缩增加。如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阳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潮州市、揭阳市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5年均略有增加。这样安排,也符合我省提出的“双转移”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因此,环保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动态调节机制。适时修订主要污染物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调节中对有环境容量的欠发达地区适当给予倾斜,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当然,还必须加强引导和环境监管,防止产业转移变成污染转移。”吕凤林强调。据悉,省环保局正在修订出台《关于加强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主体功能区要求和环境承载力引导转移工业园区的选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三同时”管理,科学推进产业转移。

 

“这就需要各地职能部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在园区选址、进园项目、环评审批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吕凤林说。

 

科技减排潜力有待挖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污染减排中,科技减排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中山市环保局杨文东介绍,2006年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横门发电厂(2×12.5万千瓦)实施油改气工程以来,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几乎接近于零。以每年发电12亿千瓦时计算,二氧化硫的排放每年减少了近5000吨。“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山市2010年二氧化硫控制目标(3.7万吨)的1/7.有效地减轻了中山减排的压力。”不仅如此,该厂每年因此节约标准煤14006吨,节约燃料成本约1160万元。

 

为保证当地陶瓷厂天然气燃料供应,据佛山市经贸局同志介绍,市公共公司正联合某公司开展“一步法”煤制天然气工艺研究,将传统的煤的气化反应、水煤气反应及甲烷化反应都放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简化工期,降低成本。计划2010年建成华南地区首个年产11万吨民用天然气的项目。通过清洁燃料的使用,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而在韶关市钢铁厂,安环部副经理谷孝保介绍说,通过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韶关钢铁厂生产主体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从1995年的65%提高到2006年的98%.与2000年相比,2006年工厂钢产量由158.01万吨增加到427.73万吨,工业用水量则由5575立方米降至3633立方米,吨钢生产耗水由35.28万吨降至8.49万吨。

最新清洁生产2008年10月16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